山水畫中國畫,自古以來是深受廣大群眾所喜愛的藝術(shù)作品。山水畫稟自然之精華,天地之靈氣,山川之秀美,是大自然精華濃縮于紙中的產(chǎn)物,是自然界秀美事物的最高藝術(shù)體現(xiàn)。
唐代以來,工匠們以及畫匠們就知道制作天然石材山水畫,天然石材山水畫歷代皆為皇家的貢品。到了宋代,石材畫成為寵物被收藏家們所收藏。到現(xiàn)代,天然石畫被賣到上萬元的價錢,甚至更高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之事。
大理石山水畫
一、古人論天然石材與中國山水畫之間的關(guān)系
明代詩人王士性在《點蒼山歌》中詩云:"我聞點蒼有奇石,胡自蒼山石還白,豈是陰崖太古雪,化作瑤化點空碧“。
明人徐霞客醉心于自然界的大好河山,同時他對天然石材的評價也有其獨到的見解。他有文評價大理石:”塊塊皆奇,俱絕妙著色山水,危峰斷壑,飛瀑隨云,雪崖映水,層疊遠近。筆筆靈異,云能皆活,山如有聲,不特五色燦爛而已“。他還稱贊道:“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,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,而畫苑可廢矣”。
清代周尚赤在《大理石賦》中贊:“今之所產(chǎn),色備五彩,色如云水,紅綠明透,銅墨灼灼。備四代之畫法,萬色爛斑,無不畢肖”。
李元陽:“丹心為骨白如肌,壓倒人間老畫師”。
毛瀚豐:“不渲染而麗,不雕琢而工,此詩畫詣魄,不化而淪于石中,……天地寓于石也”。
民國時期藏石家張輪遠先生在《萬石齋大理石譜》一書中贊道:“此石色備五彩,氣如云水。阮云臺贊為較吳裝法更渾脫天成,非筆墨所能,乃造物所成者也。”
《萬石齋大理石譜》一書還道:“大理石系天然藝術(shù)之一。勝景名山,風(fēng)云變幻,非親歷其境界不能領(lǐng)略。乃石畫之精者,竟能縮之于方寸尺幅之內(nèi),有時為畫師與攝影所不能及。天地造化之奇,至此極矣!其影響所及,癖石之士固無論矣,即無石癖者,偶一觀之,亦令人生無限美感,無窮雅趣。不特可供臥游,且可作美術(shù)展覽。愚以為詩畫家,當(dāng)以之為師,藝術(shù)家應(yīng)以之為范,其他學(xué)術(shù)家亦可藉之以煥發(fā)精神,開拓心胸,增加智力,輔助發(fā)明,幸勿等閑視之也”。
大理石山水畫 淺談山水畫與天然大理石畫
二、今人論天然石材與中國山水畫之間的關(guān)系
文壇巨星,科學(xué)巨擘郭沫若先生有五言律詩盛贊大理石:”三塔矜高古,回思貞觀年,蒼山韻風(fēng)月,奇石吐云煙。相在心胸外,涼生肘腑間,天功人力代,海外競爭傳“。
著名畫家吳作人在 1980參觀大理大理石廠看到那些天然的石畫后欣然題詞”云山天成“四字”,高度概括了天然石材畫的特點。
著名作家李準(zhǔn)為稱贊大理石的題詞是“云影天光,晶瑩自然”。
1980年著名武俠作家金庸在大理參觀時題詞:“云山變化,天人合一,大理奇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