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翡翠山子不同,壽山石(田黃)擺件的質地更加細膩柔潤,而在其雕琢的過程之中,更強調一種文化涵義,那反復描摹的線條是一種非凡藝術的精致表現(xiàn),自然成型的色彩和肌理更有了一種曠達的水墨韻味,柔膩的光澤,唯美的顏色,是大自然的饋贈,更是一種時光和風月的賜予。通靈澄澈的玉石質地,美輪美奐的人工雕琢,壽山石(田黃)擺件強調的是一種天然風物和人工匠心的密切結合,從石材入手到成型,無一不強調一種文化之美,一種自然之美。
壽山石(田黃)擺件的妙處如此之多,不僅僅在于其可觀的審美價值,而壽山石作為一種稀有的礦物產物,其本身也具有極大的市場收藏價值。
作為傳統(tǒng)的印章石,壽山石僅出產于福州晉安區(qū)、連江縣、羅源縣的交際區(qū)域,如此特定的開采區(qū)域,不僅極大的限制了壽山石的產量, 更是使得壽山石在市場上的價格居高不下,一千五百多年的開采歷史,使得壽山石種類繁多,而由各種形態(tài)各種質地的壽山石所形成的壽山石市場更是有著極大的市場開發(fā)空間。
更為稀少的開采供應,更為豐富的產品選擇,壽山石(田黃)擺件不僅滿足了收藏者們“物以稀貴”的收藏心理,更是將一種傳統(tǒng)的玉石文化得以繼承和發(fā)揚,壽山石的緊俏,壽山石市場的稀缺,使得作為傳統(tǒng)藝術的壽山石(田黃)擺件極具有市場收藏潛力。
薄意雕,壽山石的主要技法雕刻形式,結合壽山石特有的肌理和色澤再進行石材的特殊藝術創(chuàng)作,真正的寓形入畫,也巧妙的將畫自然的詮釋出一種藝術動感,而著名的薄意雕大師林金元,也是2001年評為福州壽山石雕藝術十大新秀,其雕工精美,創(chuàng)意獨特,而此件藏品更是藏品為田黃中稀缺的田黃凍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