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內設計師賈雨風和幾個合伙人的公司不大,但也經營了10年的時間。“也許是我們幾個對設計的認識有點清高吧。”賈雨風說,“所以這些年來大部分的設計類型都是開發(fā)商的售樓處和樣板間。”
但從量上來看,即使是在房地產開發(fā)和銷售火熱的時期,售樓處和樣板間的數(shù)量也不見得有多大,更何況這兩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(yè)加大了政策調整力度,這對他們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。“正因為售樓處和樣板間的少和小,反而更好地發(fā)揮了設計的專長,而設計的本質也被更好地體現(xiàn)出來。”
盡管如此,賈雨風還是很懷念曾經給某家人做的別墅室內設計。在那3年里,項目不緊不慢地進行著,無論施工者還是設計師都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悠然地做事,該做的時候做,該停的時候停,業(yè)主很少干涉他們的工作,最重要的是,業(yè)主似乎永遠有時間,隨叫隨到地來和項目的參與者一起討論問題。
Newsman:當初為什么選擇了售樓處和樣板間這個方向?
賈雨風:我們幾個合伙人都是愿意專門做設計的,公司業(yè)務也是以設計為主,而樣板間的設計類型正好契合純設計的本質,以定制為主。定制是什么概念?就是說,我們的設計在市場上買不到,包括家居配飾這些軟裝飾物品,甚至是地磚、地毯等。只要業(yè)主要求高,并且愿意花費足夠的費用在這些物品上,設計都可以做到獨一無二。
Newsman:盡管如此,但對一家以設計為生的公司來說,設計不能產品化,這對后續(xù)的發(fā)展無疑是很大的局限。
賈雨風:這確實局限了公司的發(fā)展。有一些人,比如我們幾個合伙人,對設計的所想就是,最終的作品是按自己的想法實現(xiàn)的,追求某種設計的情感,因此忽略了經濟利益。那如何找到心理的平衡點呢?比如一塊地毯,從市場買來的和自己設計的,我們對它的情感截然不同:買來的,可能無所謂,就是一個物品;而如果是自己畫的圖紙,在圖案和顏色上傾注了情感,通過和加工商溝通后再被生產出來,僅此一塊,并被認可,你會感覺很滿足。這多少有些像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,比較自我,藝術情結濃厚。
如果公司做樣板房這種類型的設計,團隊得有默契。再說,這種類型的設計,與其他類型的建筑室內設計相比,費用更高,每平方米在600元到1000元之間。給這樣的設計費,對業(yè)主而言也是物有所值,設計師投入的精力會很大,精細地對待每一件物品、每一個角落、每一處空間。比如500平方米的樣板間的設計,需要6到8個設計師2個月的時間。
在這2個月的時間里,設計師所做的事情包括室內空間設計和布局、飾品陳設、燈具、家具的設計,然后是地毯、窗簾和布藝的設計等。因為是樣板間,所以只要是里面的東西,設計師都會一一設計,甚至小到衛(wèi)生間的手紙,都得注意花色、長短和材質。
Newsman:一個可以說“曇花一現(xiàn)”的消費品——手紙,為什么還要有那么多的講究?
賈雨風:樣板間是要給未來潛在的使用者看的,在某種程度上,設計師起到的是引導生活的作用,樣板間的一切就有可能是某些人用一輩子的積蓄買來的家的理想。
就拿衛(wèi)生間臺面上擺的杯子、皂盒、牙刷等小物品來說,也得講究整體性和特色。設計師在設計衛(wèi)生間的時候有主色調,再輔以其他顏色,配色的時候,墻面磚、地面磚、吊頂、馬桶、浴巾、毛巾、牙刷都在這個色系里,甚至牙刷桿的顏色都要注意與整個色系步調一致,不能有太“跳”的顏色突出來。
手紙當然不是室內設計師設計的,之所以要注意它,是因為設計是要關注到角角落落的,細節(jié)的部分更能體現(xiàn)設計的精細以及設計師對一個空間的理解和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