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富陽市銀湖街道泗洲村鳳凰山腳靠近320國道邊,有一座足球場大小的石材加工廠,3幢墨綠色的鋼結構廠房矗立其中。因為交通運輸便利,石材廠的效益一直不錯,而出租廠房的泗洲村村民臧某也有一筆不小收入。
去年5月,富陽國土部門經過調查認定,石材廠廠房未辦土地審批手續(xù),屬于擅自違建,并下發(fā)限期拆除通知書。然而9個月過去了,這3幢占地面積8175平方米的違建廠房紋絲不動,石材廠依舊照常生產。近日,記者跟隨省“三改一拆”督查組來到現(xiàn)場調查。
石材廠就在320國道邊,里面有3幢墨綠色的鋼結構廠房,呈“U”字型布局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廠房的鋼架已經被拆除,零散堆在地上,但大部分廠房依舊紋絲不動,幾位工人正在加工石材,打磨機發(fā)出一陣陣刺耳的響聲。“上周街道來拆過一部分,還有一部分是廠房的建造人自己拆的。”一位正在拋光大理石的工人告訴記者,他們的加工車間是向一位福建老板租來的,每年租金10多萬元,而廠房真正的主人則是泗洲村的村民臧某。
村民們對于這片土地顯然很熟悉。“石材廠的這片土地有10多畝,是村里的集體土地,以前由我們村民各自承包用來種植水稻等農作物,七八年前,他(臧某)以每畝一萬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將土地流轉到自己手里,廠房是去年開始建起來的,沒有經過任何審批程序,大概去年8月左右建成,并租給了石材廠。”村民洪師傅說。
沒經過審批,石材廠是怎么建造起來的呢?臧某說,“建廠房是想發(fā)展一下村里的經濟,增加點收入,剛好有一家企業(yè)因為之前拆遷沒地方安置,我就讓他們來這里,租金都交給村里。”臧某說,雖然他知道未經審批建廠房是違法行為,但“周邊還有很多違建”,自己也就不管那么多了。
雖然臧某想得很美好,但從違建的第一天起,有關部門就已經多次讓他停工了。早在去年4月,臧某剛剛開始平整廠房土地時,當?shù)貒敛块T已經前往現(xiàn)場查看,明確告知臧某在未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(xù)前,不得擅自建設。但臧某對此置之不理。記者在富陽市國土資源局出具的土地局部圖中發(fā)現(xiàn),違建廠房占用的土地中,有1618平方米的耕地,3370平方米的林地。在去年五六月間,富陽市銀湖街道兩次發(fā)出《責令停止違法建設行為通知書》,并在6月14日發(fā)出限期拆違通知書,要求在6月15日自行拆除違建。“他(臧某)雖然多次說了馬上會去辦手續(xù),但其實是在跟我們‘捉迷藏’,我們工作人員一來他就停工,人一走就立刻開建。”到了去年八月底,2258平方米的違建廠房非但沒有拆除,反而徹底竣工。
銀湖街道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臧某不顧禁令繼續(xù)建造面積如此大的違建廠房,和當時的環(huán)境有關。“去年夏天,高橋鎮(zhèn)、受降鎮(zhèn)合并成了現(xiàn)在的銀湖街道,工作人員有較大調整,臧某可能想借機搶建廠房。”去年11月,街道再次收到了國土部門移交的查處通知,當時泗洲村正在組織換屆,這個事情也就一拖再拖。“前段時間,他們本來還要對廠房進行擴建,我們街道馬上派人把他擴建的那部分給現(xiàn)場拆除了,一共360平方米。”
那剩下的2258平方米鋼架廠房該如何處理?“違建廠房肯定是要拆的,我們已經發(fā)出通知了,責令臧某在3月28日前自行拆除違建廠房,否則我們將采取強制措施。”
記者在石材廠采訪時,工人們表示并沒有接到任何拆遷通知。而銀湖街道相關負責人也說,目前計劃拆除的違建并不是所有3幢廠房,這其中暫時不包含租給公路運輸段的幾間屋子。
原來,與石材廠一墻之隔的,是富陽市公路管理段一座大型的瀝青攪拌站,目前還在建設中。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瀝青攪拌站開始建造時,的確租用了一旁違建廠房中的兩間屋子,“我們承諾,等到明年年初攪拌站建成后,會自行拆除剩下的違建廠房。”
泗洲村村書記汪富昌告訴記者,出租廠房每年能為村里增加3萬元的收入,他們想通過辦理手續(xù),讓廠房合法化。不過,銀湖街道和富陽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建造廠房需要經過土地出讓、工程規(guī)劃、招標等多道程序,村里的想法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(xiàn)。
去年5月,富陽國土部門經過調查認定,石材廠廠房未辦土地審批手續(xù),屬于擅自違建,并下發(fā)限期拆除通知書。然而9個月過去了,這3幢占地面積8175平方米的違建廠房紋絲不動,石材廠依舊照常生產。近日,記者跟隨省“三改一拆”督查組來到現(xiàn)場調查。
石材廠就在320國道邊,里面有3幢墨綠色的鋼結構廠房,呈“U”字型布局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廠房的鋼架已經被拆除,零散堆在地上,但大部分廠房依舊紋絲不動,幾位工人正在加工石材,打磨機發(fā)出一陣陣刺耳的響聲。“上周街道來拆過一部分,還有一部分是廠房的建造人自己拆的。”一位正在拋光大理石的工人告訴記者,他們的加工車間是向一位福建老板租來的,每年租金10多萬元,而廠房真正的主人則是泗洲村的村民臧某。
村民們對于這片土地顯然很熟悉。“石材廠的這片土地有10多畝,是村里的集體土地,以前由我們村民各自承包用來種植水稻等農作物,七八年前,他(臧某)以每畝一萬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將土地流轉到自己手里,廠房是去年開始建起來的,沒有經過任何審批程序,大概去年8月左右建成,并租給了石材廠。”村民洪師傅說。
沒經過審批,石材廠是怎么建造起來的呢?臧某說,“建廠房是想發(fā)展一下村里的經濟,增加點收入,剛好有一家企業(yè)因為之前拆遷沒地方安置,我就讓他們來這里,租金都交給村里。”臧某說,雖然他知道未經審批建廠房是違法行為,但“周邊還有很多違建”,自己也就不管那么多了。
雖然臧某想得很美好,但從違建的第一天起,有關部門就已經多次讓他停工了。早在去年4月,臧某剛剛開始平整廠房土地時,當?shù)貒敛块T已經前往現(xiàn)場查看,明確告知臧某在未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(xù)前,不得擅自建設。但臧某對此置之不理。記者在富陽市國土資源局出具的土地局部圖中發(fā)現(xiàn),違建廠房占用的土地中,有1618平方米的耕地,3370平方米的林地。在去年五六月間,富陽市銀湖街道兩次發(fā)出《責令停止違法建設行為通知書》,并在6月14日發(fā)出限期拆違通知書,要求在6月15日自行拆除違建。“他(臧某)雖然多次說了馬上會去辦手續(xù),但其實是在跟我們‘捉迷藏’,我們工作人員一來他就停工,人一走就立刻開建。”到了去年八月底,2258平方米的違建廠房非但沒有拆除,反而徹底竣工。
銀湖街道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臧某不顧禁令繼續(xù)建造面積如此大的違建廠房,和當時的環(huán)境有關。“去年夏天,高橋鎮(zhèn)、受降鎮(zhèn)合并成了現(xiàn)在的銀湖街道,工作人員有較大調整,臧某可能想借機搶建廠房。”去年11月,街道再次收到了國土部門移交的查處通知,當時泗洲村正在組織換屆,這個事情也就一拖再拖。“前段時間,他們本來還要對廠房進行擴建,我們街道馬上派人把他擴建的那部分給現(xiàn)場拆除了,一共360平方米。”
那剩下的2258平方米鋼架廠房該如何處理?“違建廠房肯定是要拆的,我們已經發(fā)出通知了,責令臧某在3月28日前自行拆除違建廠房,否則我們將采取強制措施。”
記者在石材廠采訪時,工人們表示并沒有接到任何拆遷通知。而銀湖街道相關負責人也說,目前計劃拆除的違建并不是所有3幢廠房,這其中暫時不包含租給公路運輸段的幾間屋子。
原來,與石材廠一墻之隔的,是富陽市公路管理段一座大型的瀝青攪拌站,目前還在建設中。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瀝青攪拌站開始建造時,的確租用了一旁違建廠房中的兩間屋子,“我們承諾,等到明年年初攪拌站建成后,會自行拆除剩下的違建廠房。”
泗洲村村書記汪富昌告訴記者,出租廠房每年能為村里增加3萬元的收入,他們想通過辦理手續(xù),讓廠房合法化。不過,銀湖街道和富陽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建造廠房需要經過土地出讓、工程規(guī)劃、招標等多道程序,村里的想法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