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
冒充公檢法的詐騙案屢見不鮮
犯罪分子多是利用群眾
對公檢法的信任實施詐騙
近日,古田一男子
冒充古田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
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后
以要辦事,需要“好處費”打點、
投資等理由
累計詐騙受害人21萬元
圖片
案情回顧
7月16日,古田縣公安局接群眾報警稱其在2021年10月份至2022年1月份期間,被黃某育和自稱為古田刑偵大隊民警的“王警官”詐騙,總共被詐騙21萬元人民幣。
接警后,古田公安立即展開偵查,確認“王警官”系他人假冒,并通過研判分析,確定犯罪嫌疑人黃某育的活動區(qū)域。8月16日21時許,我局民警在古田鶴塘鎮(zhèn)交警中隊附近成功將犯罪嫌疑人黃某育抓獲。
經調查,那名“王警官”
也系犯罪嫌疑人黃某育冒充
在近1年的時間里
其多次利用該身份實施詐騙
具體犯罪事實如下
↓↓↓
一人分飾兩角,“王警官”的行騙記錄
2021年6月份至2021年10月份期間 受害人陳某某的石材廠石料被盜,黃某育知道此事后,當面告知受害人可以通過其關系抓獲盜竊嫌疑人。同時,黃某育更換口音,“化身”古田公安局刑偵大隊“王警官”通過電話聯(lián)系受害人,聲稱可以讓盜竊嫌疑人受到兩年以上刑罰處罰。受害人陳某某信以為真,通過微信轉賬收款的方式被詐騙了6萬元。
2022年1月 黃某育繼續(xù)一人分飾兩角,一邊向受害人謊稱自己可以通過“王警官”的身份關系將古田縣鶴塘鎮(zhèn)某石材廠內被扣押的石料購買到手;另一邊,再次利用其假民警的身份聯(lián)系受害人,聲稱該石材廠內扣押的石料為其所辦理的案件,通過自己的關系可以將這批拍賣的石頭買下來,受害人深信不疑,隨即向黃某育轉賬了 15 萬元用以投資購買該石料。
目前,該案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在冒充公檢法的整個詐騙過程中
騙子的“劇本”很關鍵
所講內容要環(huán)環(huán)入戲
聲情并茂
誘騙他人入局
第一步· 騙取信任
騙子通過網絡非法獲得受害者個人信息,例如身份證號、住址等隱私來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,同時會通過改號軟件將來電顯示為警方辦公電話,讓受害人撥打114查詢驗證,進一步增強信任。
第二步 · 言語震懾
騙子會通過嚴肅謹慎的語氣,強勢震懾并達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。
第三步· 話術恐嚇
騙子讓受害者徹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個重大案件,隨時可能被逮捕。為了增強恐嚇,讓騙局更加逼真,騙子還會通過虛假政法機關官網讓受害人收到一份假冒公文、通緝令等。
第四步· 遙控轉賬
騙子以不凍結賬戶為由,聲稱要對賬戶進行資金調查,他們常常通過木馬網站偽裝成司法機關的網站,隱藏轉賬鏈接誘騙受害人將其現(xiàn)金集中到一張銀行卡中,然后通過騙取受害人提供的銀行卡密碼、驗證碼等信息將該張銀行卡的資金轉走。
對待騙子的話術,我們該如何應對?
首先
必須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
然后熟記下列幾點
切記!
1.凡是通過電話、QQ、微信或者其他通訊交友軟件辦案做筆錄的“公檢法機關”,一律是詐騙!
2.凡是通過網站或者APP出示帶有“公檢法”的名稱標記的通緝令、拘捕令、警官證,一律是詐騙!
3.凡是要求內容絕對保密,或要求前往酒店等隱蔽的環(huán)境接受調查或自證清白,一律是詐騙!
4.凡是主動“幫你”轉接電話至公檢法,或要求設置呼叫轉移,一律是詐騙!
5.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手機里有大量未接來電或者短信,一定要及時回復。真警察會用盡一切辦法聯(lián)系你阻止轉賬!
公安提醒
公檢法機關作為執(zhí)法部門,是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、銀行卡透支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的;
公檢法機關及其他部門之間也不會相互轉接電話;
公檢法等部門根本不存在所謂的“安全賬戶”;
凡通過電話、QQ、微信等社交軟件要求你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的,或者聲稱對資金進行審查的請一概不要相信,以防上當受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