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什么時候起色差這個詞和石材掛上了鉤,許多人認為色差、色斑、色線這些都是品質(zhì)差的代名詞。
可真的是這樣嗎?
石材色差問題是否被過于放大了呢?
今天,我們就來討論一下。
材料是設計的基礎,設計師將各個元素串聯(lián)起來,賦予空間更多的氣質(zhì)和品位。對于有閱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設計師來說,天然大理石色差就是“寶”。
在這些材料中,我們會常常運用到天然大理石。當我們給客戶交付大理石類軟裝家具時,常常會遇到以下問題:
①色差
②裂紋
③結(jié)核、砂眼、孔洞
④色斑色線:與基本顏色、花紋不協(xié)調(diào)的條紋狀、條帶狀或斑狀物質(zhì)
自然造物,不拘一格,天然石材是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,經(jīng)過至少上億年復雜的物理、化學變化,加上地質(zhì)運動演化而形成的。俗話說: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,同樣,世界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塊石頭。
其實消費者既然選擇了石材,很大程度上說明他們喜歡天然的東西。而這時候我們卻要用人造的標準來要求天然的造物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
而且,色差非但不是瑕疵,往往是造就經(jīng)典的重要因素。
聯(lián)合國大廳主講臺 梵蒂岡 圣彼得堡大教堂 上海外灘建筑群 西班牙薩莫拉省辦公廳等等
看到這些經(jīng)典的建筑,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:為什么會有用色差來衡量石材的好壞的標準?又是誰在拒絕色差?
是消費者嗎?
未來市場的消費者主體是受現(xiàn)代思想與審美沖擊的80后、90后。他們不再迷戀對稱與統(tǒng)一,而是張揚個性的一代。所以色差在他們眼里不會是缺陷和次品,而是另類的風格和意外的驚喜。
是設計師嗎?
有人說色差石材排版比較麻煩,所以設計師們不愛用,這絕對會分分鐘被設計師們打臉。毫無差別的石材怎么體現(xiàn)設計師的水平,設計師們怎么會自廢武功呢?
是采購商嗎?
采購商雖然是最終挑板的人,但是他們沒有理由拒絕色差,因為如果消費者和設計師都能接受色差石材的話,采購商又何苦給自己找麻煩,挑板可不是件輕松的活兒。
是石材人自己嗎?
再說石材人自己,就一條,就足以讓他們成為最希望色差被接受的人群。成本!要知道那可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,因為色差造成的成本提升,絕對是令他們“心疼”加“肉疼”的。
看到這里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沒有誰是主謀,可是石材色差長期以來就是被當做瑕疵、次品。
但幸好,越來越多著名的石材色差工程,都在傳遞一個信息:石材色差是最能創(chuàng)造經(jīng)典的,也是最不會過時的裝飾潮流。
石材的美,正是來自其不規(guī)律的顏色與紋路,千篇一律從來不是它的風格。它們每一道不同的痕跡,都承載著大自然演變的蹤跡,都有著不平凡的過去,或壯闊;或舒緩;或猛烈;或?qū)庫o,但絕不是瑕疵。
天然大理石色差最大限度的展現(xiàn)出了大理石的最大的魅力之處,天然的“色差”,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自然最純正的美。